开篇词
通常的观点是维特根斯坦开启了或者完成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这是对维特根斯坦最大的误解,他不是开启什么转向,而是定义了哲学的基本任务: 人们在讲道理之前,不应该先问问讲道理所使用的逻辑从哪儿来吗?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历来五花八门。最流行的说法是“哲学史就是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哲学的历史就是它自身,就是承认历史上的所有哲学思想都具有同等的价值。维特根斯坦则说: “哲学是澄清思想的活动。”
这两种定义的区别可以用“思想的花园”做类比。我们把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都放在一个花园里,称之为“思想的花园”。历史上的哲学家都是在花园里种下一株独特的花。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要做的是在繁华盛开的花园里开辟出一条路,这条路的终点指向科学大厦。我们只要顺着维特根斯坦开辟的这条路走到终点,就能发现“思想的花园”同时被维特根斯坦格式化了,他不经意间为“思想的花园”设定了坐标系,哲学史上的思想由此被精确定位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历史上的哲学家称为“花匠”,他们捡到一株花种在花园里,心心念只觉得自己的花最美。而维特根斯坦则是“思想花园”里的第一位园丁,他在花园里修建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他修建道路的目的是为了把大家引向科学大厦。但是,这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思想花园由此有了参照物,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花园里的思想花卉。
后面章节中,我们讲顺着《逻辑哲学论》的思路,去领会思想花园的沟壑阡陌。补充一句,《中西先哲的智慧》一书的目的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梳理维特根斯坦为“思想的花园”所画下的坐标,从而将中西方思想放在一个坐标系下进行观察。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序言中说这本书有两个价值:一是说明思想可以得到表达,且真理性在他看来是无可置疑的、确定的。二是当思想问题得到解决时,我们由此所完成的事情是何其的少。
知乎网友年轻人居多,在此建议大家不要被哲学史上海量的思想所迷惑。如果按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去看,虽然科学已经很发达了,但是人类思维工具尚处于旧石器时代,人们只是把随手可得的自然之石进行简单碰撞就得到了思维工具。哲学任务是发现和改进思维工具,而不是在思维工具加工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思想产品中迷失了初心。
从维特根斯坦开始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其他的哲学家只能叫“哲思家”。
1. (命题1.1)世界是事实而非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第一个命题是:“ 1.1世界是事实而非物的总和。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读懂这第一句其实有很大的难度,但是一旦读懂第一句,我们就能理解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的目的了。
先说结论:维特根斯坦通过这个命题,划清了和形而上学的界限。这是他在思想花园中建构的第一条道路。他站在起点,背向形而上学的领地,手指前方说:要澄清思想就得往这个方向走。
在西方哲学的历史上,苏格拉底告诉人们要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认知未必经得起推敲。柏拉图反思后,构建了理性世界,理性世界的概念主宰着世界的运转。人们所看到的万物只是理性概念在世界的投影而已,就如洞穴中的人,只能看到洞外之物的影子一样。只有人们走出洞外,才能一窥万物的真相。亚里士多德反思的结果与他老师柏拉图正好相反,所谓理性世界不过是经验世界抽象,离开经验世界,理性世界将荡然无存。按照西方哲学史的说法,这爷孙三代奠定了西哲的基础:反思的哲学思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世界是“ 物的总和 ”,意味着世界是由那些“是其所是”的,超越时间的“ 物 ”构成的,“ 事实 ”要表达的只是“ 物 ”的属性变化而已。世界是“ 事实的总和 ”,意味着没有“物”是超越时间的,“ 物 ”不过是构成“ 事实 ”的元素。
当我们观察世界时,我们看到的不可能是超越时间的、不变的“物”,而是万物都在变化中,我们只能用“某时某地、某人某物做了什么”去表述世界。而基于休谟怀疑论,世界并没有什么永恒的物,一切物在未来都是可变化的。维特根斯坦正是通过第一个命题,宣布他的观点是经验主义的。他走出了他在思想花园的第一步,同时也将思想的花园一分为二:一边是亚里士多德的曾经耕耘过的地方,一边是柏拉图曾经冥想过的地方。
维特根斯坦抛弃的区域是“独断论”的地盘。古往今来,有多少所谓哲学家凭着自己的冥想、闭关就宣称得到了某种“真谛”,世界就是按照这个“真谛”运转的。这也几乎是所有“民哲”各类观点的唯一支撑点,这一类哲学可统称为“神棍哲学”。而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图像的最外端(逻辑的起点和终点都依靠经验去判断)是要接触到所测量的对象的。
2.1511 一幅图像以这样的方式便与实际连接在一起了:它抵达它。
2.1512 它像一把尺子一样被置于实际之上。
2.15121 只有诸刻度线上的最外端的点才接触到所测量的对象。
2. (命题1.11)实无穷与潜无穷
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第二个命题是:“ 1.11世界是由事实决定的,而且是由它们是全部事实这点决定的。 ”他在这个命题中要强调什么?显然他在此处又拐了弯,继续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当然世界也就由事实决定的,前半句并未有更多的新信息。在这个命题里,新的信息来源于“ 全部事实 ”这个词汇。“世界是由全部事实决定的”意味着“世界”可以被当作一个概念去认知。
为了理解维特根斯坦,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数学的直觉主义派。数学的直觉主义,以布劳威尔(1881~1966)为代表。依据这一派的观点,任何数学对象被视为思维构造的产物,所以一个对象的存在性等价于它被思维构造的可能性。数学是用人类的构造性思维活动进行数学研究的方法。直觉主义拒绝“实无穷”的抽象,也就是说,它不考虑类似“包含所有自然数的集合”、“包含所有实数的集合”这样的无穷实体作为给定的数学对象。在他们看来无穷是人构造出来的、且永远在构造中的一个概念,因为从未完成,所以不可当作完整概念使用。这样的无穷定义被称为“潜无穷”。
实际上,在康德的二律背反中,也有同样的思考。关于量的范畴的二律背反如下所述。
正题:世界在时间中有一个开端,在空间上也包含于边界之中;
反题:世界没有开端,在空间中也没有边界,而是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方面都是无限的。
概括地说,正题是“世界有限的”,反题是“世界是无限的”。对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假定,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逻辑推理。一个开放的、无限的世界对应的正是“潜无穷”的抽象。
潜无穷与实无穷的抽象决定了“排中律”的命运。
如果世界是一个从未完成的无穷体,那么我们就无法保证“A”与“非A”构成了整个无限的世界,因此排中律不是必然正确的。正如在“或”逻辑运算中,“A或B”为真的条件是“A为真”或者“B为真”。当用“非A”代替“B”时,其逻辑依然是“A或非A”为真的条件是“A为真”或“非A”为真,而不能说“A或非A”这个命题恒为真。[ [1] ]
在经典逻辑中,提到“自然数集合”时,指的是包含全体自然数的集合。而在潜无穷的构造中,没有一个封闭的集合能够包含无穷多个元素。实无穷保证了A和非A构成一个整体,从而排除了中间物的存在。[ [2] ]
显然维特根斯坦假定了世界是有限的,也就是选择了“实无穷”,也就是承认了排中律。
[1] 斯图尔特·夏皮罗.《数学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68-169.
[2] 陈波.《逻辑学十五讲》(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8-209.
3. (命题1.12)“真”的意义
命题:1.12因为事实的总和既决定了实际情况,也决定了所有非实际情况。
“事实”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事实决定了那些情况是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真的发生了的情况,非实际情况则是没有发生过的、仅仅依靠语言描述的情况。
当命题表达了实际情况时,命题就是“真”的;否则命题就是表达了非实际情况,也就是“假”的。维特根斯坦用这个命题将世界的“真”锁定在过去和当下中。
当我们提到逻辑或者物理定律时,总是默认其理论正确性是超越时间的: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它们都是正确的。
但是自休谟开始的怀疑论,却如鬼魅般与物理学相伴:由过去经验检验的科学定律,如何确保它在未来也是成立的?对这个问题,波普尔提出了概率的处置方法,当预测事件发生概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比如99%)就判断预测是真,小于某个概率(比如1%就认为是假)。另一名学者法国经济学家、数学家库尔诺(1801~1877)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这种修正的证伪主义可以称为统计推理中的“波普尔-库尔诺”观点[ [1] ]。
这类折中的方法使得“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星相学”处在了同一体系中,唯一区别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预测准确的概率要比“星相学”高。这看似搞笑的结论,却是当下科学的现状:预测不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或者说不能从逻辑上保证预测的正确性,是人类认识能力的现实状况。我们只能以经验为判断标准,去加强对真理的信念。
对“真”的执着追求似乎是人类天生本性,人们用另一个方法找到了逻辑上为“真”的世界:在“理论”中难以确定的真,可以在“事实”中寻找。曾经做过爱因斯坦学生的科学哲学家赖欣巴哈(1891~1953)将事实命题分为两类:
一是已证实的命题,是关于过去和当下的那些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命题,人们能够断定它们的真假;
二是未证实的命题,如关于未来的事实命题,这类命题人们不能准确的断定真假,只能做出一些预测性的权衡。预测是一系列从“最不确定”到“不同程度的确定”,以致“非常确定”的连续统。[ [2] ]
可见,至少在赖欣巴哈看来,人类对“真”的追求,只能在当下和过去中去寻找,不应该妄想未来的“真”。而维特根斯坦显然也同意了这位同龄人的看法,再次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1] 程献礼.《贝叶斯推理的逻辑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58.
[2] 孙明湘 沈旭明.《试论赖欣巴哈的意义理论》[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58.
4. (命题:1.13)两类逻辑
命题:1.13逻辑空间中的事实是世界。 “逻辑空间中的事实”这个定义暗示了“逻辑空间”至少包含了“事实”和“非事实”两个部分。构成世界的“事实”显然是与经验世界相关的,而“非事实”则是超越经验的。
维特根斯坦通过这个命题区分了“数学的逻辑”和“力学的逻辑”。数学的每一个定理和推论都是公理的同义反复或者是公理的矛盾命题,这类命题要不是必然的,要不是不可能的,它们的“真、假”在逻辑上是必然的,但是也没有告诉人们新的知识。而力学的逻辑,或者说物理命题的“真假”是由它们是否与事实一致进行判断的。逻辑空间中的“事实”是物理命题,而逻辑空间中的“非事实”则是纯形式化的逻辑命题。
以上观点在《逻辑哲学论》的第五章的 命题5.1 中得到了显性的说明。我们假定一个复合命题r的真值主目是基本命题p和q,这样对应p和q真假组合的4种情况,r的真假也有4个状态。用“W”表示真,“F”表示假,那么两个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可以表示为(WWWW)~(FFFF)十六种状态。其中第1个位置表示的是在p、q为真的条件下r的真假;第2个位置表示p为假、q为真的条件下r的真假;第3个位置表示p为真、q为假的条件下r的真假;第4个位置表示p和q同为假的条件下r的真假。
这样逻辑的类型都被纳入了这十六种推理中,正如命题5.101所说。
5.101一定数目的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可以按以下这种图式列出:
(WWWW)(p,q)同语反复式(如果 p那么p;并且如果q 那么 q。)
(FWWW)(p,q)以语词形式说:并非 p且q两者皆成立。
(WFWW)(p,q)以语词形式说:如果q那么 p。
(WW FW)(p,q)以语词形式说:如果 p那么 q。
(WWW F)(p,q)以语词形式说:或者p,或者q。
(FFWW)(p,q)以语词形式说:并非 q。
(FWFW)(p,q)以语词形式说:并非 p。
(FWWF)(p,q)以语词形式说:p或者 q,但非 p且 q。
(WF FW)(p,q)以语词形式说:如果p那么 q,且如果 q那么 p。
(WFWF)(p,q)以语词形式说:p 。
(WWFF)(p,q)以语词形式说:q 。
(FFFW)(p,q)以语词形式说:既非p,也非 q。
(FFWF)(p,q)以语词形式说:p且非q。
(FWFF)(p,q)以语词形式说:q且非p。
(WF F F)(p,q)以语词形式说:p且q。
(FFFF)(p,q)矛盾式(p并且~ p;并且q并且~q)。
以上十六种推理方式,只有第1个和第16个与p和 q的真假无关,r的真假由推理形式决定了,前者为同义反复(是必然的命题),后者为矛盾(是不可能的命题)。剩下的14种情况(是可能的命题)是由q、p可以推断r真假,但是这种推理在面向未来时,是概率式的,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因为作为基本命题的p、q的真假只能由归纳法保证,而归纳法不可能获得100%的确定性。只有逻辑空间中命题得到了经验的证实,才能成为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必然命题和不可能命题不在世界之中,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它们显示了世界的逻辑图像。
康德将知性的十二个范畴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两个部门,其目的正是要区分“逻辑必然的数学推理”和“逻辑不必然的力学推理”。维特根斯坦显然也接受了对逻辑的此种分类。
5. (命题1.2)世界是可还原的
《逻辑哲学论》的第二个二级命题是:
1.2 世界分化成诸事实。
1.21一个项目可以是或不是实际情况,而所有其他的项目均保持不变。
这个命题要处理的问题很清楚,就是准予我们使用 还原论 去认识世界。所谓还原论,维基百科是这么描述的:
还原论 (英语:Reductionism,又译还原主义、简化论、专简论与化约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
与 还原论 相对的是 整体论 或 系统论 ,就是把复杂系统看着是一个整体。
命题“1.2世界分化成诸事实”确保世界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组成部分。但仅仅靠这个命题还不足以表达还原论的本质。如果世界分解后的基本成分之间是相关的:即一个基本组成成分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基本成分变化,那就必须采用整体论的方法去分析世界了。因此,又增加了命题1.21,以确保分解项之间是独立的。
维特根斯坦写《逻辑哲学论》的目的是为了划出以物理学为核心的科学思维之边界,因此他在第一章中看似在描述“世界”,其实描述的是科学思维的世界观。而还原论是物理学的基础。当今,在混沌学、分形几何、蝴蝶效应等各种新科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已经知道 还原论 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进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整体论角度思考世界的规律。
————————————————————
《逻辑哲学论》第一章的命题很少,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所有的 演绎逻辑 的前提都有一个 归纳逻辑 。如欧氏几何与黎曼几何就是基于不同的归纳公理得到的不同演绎推理体系。《逻辑哲学论》整本书看似在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这些推理只是记录了维特根斯坦在归纳科学思维的前提时所作的思考。
尽管《逻辑哲学论》为澄清科学思想而写,但是读《逻辑哲学论》需要带着开放的心态,而不要用科学思维的对错去看待维特根斯坦所批判的那些观点。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海量的关于世界的看法,很多看法与现代科技背道而驰,但是依旧在人类个体中产生重要而普遍的影响。哲学学习,一方面要澄清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理解他人的思想。《逻辑哲学论》通过命题的方式,在思想的花园不断地指出前进的方向,但是在这些方向的反方向上,同样有成体系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比如,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一个当代哲学爱好者,更多地是去理解他人的观点,而不是以否定他人为目的,如《庄子》所批评的:“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那么什么是事实呢?《逻辑哲学论》的第二章就是说明什么是事实。而在这个过程中,维特根斯坦继续对科学思维对世界的假定进行归纳,给出了更为完整的科学思维之世界观。然后在第三章转入到精神世界,说明思想与世界的同构特性,在第四章转入到语言构成的世界,说明语言、思想与世界的同构特性。而逻辑推理的方法却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对“世界”进行说明时就悄然确定了。
6. (命题2)世界之内与世界之外
命题2. 实际情况,事实,是诸基本事态的存在
在命题1中,维特根斯坦宣称: 世界是所有实际情况 。在命题2中,则说 实际情况,事实,是诸基本事态的存在 。两个命题结合起来看就应该得出一个结论: 世界是所有基本事态的存在 。维特根斯坦依据该命题,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继续大踏步前进,将形而上学远远地抛在身后。
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在此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英文词汇看可以更好地说明。【这里要特别提一句,使用英文也仅仅是帮助理解而已,笔者认为无法穿越语言的概念是不能被称为哲学概念的,这类概念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文化概念。】韩林合教授的翻译对应英文版词汇如下:
实际情况:case;
事实:fact;
物:things;
存在:existence;
基本事态:a state of affairs(a state of things)。
命题2的意思是:基本事态的存在就是事实,就是实际情况。
这里的“存在”不是本体论的 抽象存在(being) ,而是在现实中的 实际存在(existence) 。基本事态则指的是“物的状态”。这样,世界本质上就是“ 物的状态的实际存在 ”。在这里,维特根斯坦已经在区分“世界之内”和“世界之外”。物有无数可能的状态,“物的可能状态”只有在实际发生后,才进入 世界之内 。而“物的可能状态”没有实际发生,那么就是在 世界之外 。维特根斯坦在写这个命题时,他的脑海应该萦绕着休谟的“是(is)”和“应当(ought)”:只有“是”在世界之内,“应该”的东西既然并未发生或者尚未发生,那就是在“世界之外”。这种世界观,无疑是反形而上学的物理学世界观,正如物理学中的时间光锥内的世界。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只有P点以下的部分才是世界。未来包含的是世界的可能性,并非实存。
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世界观,我们才能理解后面的某些命题,如:“不可能存在任何伦理学命题”、“神秘的事项不是世界是如何的,而是如下之点:它存在”等等。
也正是这样现实主义的世界观,使得维特根斯坦在构建世界时,只能将世界界定在个人经验之内,无法构建出上帝创造的世界(上帝构建的完美世界中,“是”和“应当”是统一的)。这种从 个体视角 开启的认识论在西方极为罕见,但是却是中国传统。《易经》用吉凶悔吝作为判断标准,只能来源于个体视角。
只有个人经验才能判断物的哪个状态是实存的,也正因为如此,从基本事态推导复合命题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人类个体利用已有经验,去认识未知世界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使用一个公式( 命题6.命题的一般形式 ),每次想到这一点,就觉到维特根斯坦真是个妙人。
7. (命题2.01)物只能在基本事态中显现自己
命题2.01基本事态是诸对象(物、物件)的结合。
这个命题是为了定义构成世界的基本事态的结构。基本事态就是对象或物像链条一样结合在一起。这个命题引入了一个词汇对象(object),对象是指代物(things)的抽象概念。“物”是人对世界的原始经验,“对象”是对“物”的抽象,在抽象的过程中,主体的思维已经对“物”进行了思维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第一章所表述的世界观。对象具有如下特点:
1). 对象不能独立出现,否则世界就是由物组成的了。
2). 物的本质就是它们在基本事态中的作用,比如“A打B”这个事态中的A和B不能是抽象的数字“3”或者“8”。
3). 只要给出所有对象,那么也给出了所有可能的基本事态。这一条更实用的理解是把基本事态看作是私人世界的基本事态(维特根斯坦所谓的世界,本质上就是私人世界,这将在第五章中显性说明),我们总是能通过对对象属性的重新认识,而增加我们私人世界的基本事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在扩充认知对象。
4). 对象必须位于某种空间之中。一个空间对象必须对应一个空间坐标,一个颜色必须对应颜色空间的一个位置,一个音调必须对应某种音高,一个触觉对象必须就有某种硬度等等。对象的这个属性强调的是逻辑的“同一律”,无论是主词还是谓词,都具有明确而稳定的意义。
8. (命题2.02)世界之物是单纯的
命题2.02对象是简单的。
这个命题是为还原论提供支撑。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中,关于质的范畴的二律背反如下所述。
正题:在世界中每个复合的实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并且除了单纯的东西或由单纯的东西复合而成的东西之外,任何地方都没有什么东西实存着。
反题:在世界中没有什么复合之物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并且在世界中任何地方都没有单纯的东西实存着。
概括地说,正题是“世界之物是单纯的”,反题是“世界之物是复合的”。
这个命题明确地设定了“世界之物是单纯的”,因此对象是简单的。那么世界就不存在复合物,而对象变化的原因只能来源于对象的外部,因而因果律指的是“外因”。复合物的存在将导致基本事态之间不再是独立的,世界变化的原因就需要增加“内因”,因此也将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个命题的下级命题中( 命题2.021 诸对象构成了世界的实体 ),维特根斯坦认为对象构成了世界的实体。这确保一个命题的真假是有标准的。这表明了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是二元论的。
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命题,都是在澄清思维的前提,为形式逻辑划出边界,下图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维特根斯坦对思维前提的梳理
9. (命题2.03~2.06)与第一章的呼应
2.03在基本事态中诸对象有如一条链子的诸环节一样彼此套在一起。
2.04诸存在着的基本事态的总和是世界。
2.05诸存在着的基本事态的总和也决定了哪些基本事态不存在。
2.06诸基本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是实际。(我们也称诸基本事态的存在为一肯定事实,其不存在为一否定事实。)
2.061诸基本事态彼此独立。
2.062从一个基本事态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不能推断出另一个基本事态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2.063全部实际是世界。
命题2.03~2.06是从基本事态(State of affairs)的角度就第一章中对世界的假设进行描述。
比如命题2.03,说明事实的结构形式,与命题1.1对应。“物”好比链条的诸环节,不能独立存在,而“事实”则是“物”的相互嵌套。“嵌套”的具体形式是由“物”的特性决定的。如果“物”是方的,则嵌套的方式也是方的;如果“物”是圆的,则嵌套的方式也是圆的。在基本事态中,物与物嵌套的方式是物的可能性,也是逻辑的来源。
又比如命题2.04(诸存在着的基本事态的总和是世界),和命题1.2( 世界分化成诸事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对世界的假定。命题2.061(诸基本事态彼此独立),和命题1.21(一个项目可以是或不是实际情况,而所有其他的项目均保持不变),也是等价的。
10. (命题2.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命题2.1 我们为自己绘制事实的图像。
维特根斯坦宣称“世界是事实的总和”,但是什么是事实呢?在澄清思维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一个十字路口,在此分歧点上有三条路可选择。
第1条路,如果把事实看作是与人类无关的客观存在,认知世界就是让理性思维符合世界,我们可以称这条认知之路是“ 唯物论 ”。世界中只有一个物质 实体 ,物质是世界的 本体 ,寄生的精神世界并不具有能动性。
第2条路,如果把世界看作是虚妄的,事实只是理性在感官信息的刺激之下构建出来的。这条路可称之为“ 唯心论 ”。世界中只有一个精神 实体 ,精神是世界的 本体 ,物质是精神的构造物。
第3条路,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之路。承认物质世界作为“ 客体” ,独立于精神的 “主体” 存在,但是“ 主体 ”对世界的认知却是带着“ 主体 ”的能动性。
显然,“ 我们为自己绘制事实的图像 ”表达出来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事实是物质实体的显现,但是我们自己绘制出事实的图像。就如画家写生,眼中的世界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是落在画板上的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事实。事实,从一开始就被理性整理。
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科学哲学的世界观,也是康德、马克思的世界观。科学哲学把经验作为验证理论的必要条件,康德把知性的十二个范畴作放在了经验对象之前,马克思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都说明了他们与《逻辑哲学论》的世界观是一致的。
其实,《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同样设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11. (命题2.2)逻辑从何而来
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命题2.1,维特根斯坦借此命题要说明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来源于我们自己绘制的事实的图像,而并非如“自然主义”者认为的是世界实体依据某种充足理由律所规定、完全与人无关的。本节我们继续分析后续命题,看看《逻辑哲学论》中对逻辑的来源是如何认识的。
2.1 我们为自己绘制事实的图像。
2.11 图像呈现逻辑空间中的事态,呈现基本事态的存在与不存在。
2.13 在一幅图像中与诸对象相对应的是它的诸元素。
2.14一幅图像之为图像,在于其元素以特定的方式互相关联。
2.15 一幅图像的诸元素以特定的方式互相关联,这点呈现了诸物件。也是以这样的方式相互关联的。我们称该图像的诸元素的这种关联为起结构,称该结构的可能性为其描画形式。
2.16 一个事实,为了成为图像,必须与所描画的东西具有某种相同的东西。
2.17 一幅图像为了能够以它特有的方式--正确地或者错误地--描画实际而必须与之共同具有的东西是它的描画形式。
以上命题是为了说明“事实的图像”与“它所描绘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图像的元素与事实中的物、基本事态中的对象相对应,同时元素之间的关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应。维特根斯坦用“图像”在“外部世界”与“心灵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借着“图像”,世界也被分为“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图像所描绘的东西”,也就是外部世界中的事实,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相同的东西,即“描画形式”。根据 命题2.024(实体是独立于实际情况而存在的东西)、2.025(它是形式和内容) ,一副图像中,除了“描画形式”,还有其它的东西,也就是描画的内容。
2.18 每一幅图像,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形式,为了能够以任何一种方式--正确地或错误地--描画实际而必须与之共同具有的东西是逻辑形式,这就是实际的形式。
2.19 逻辑图像可以描画世界。
图像的“描画形式”就是实际的形式,也就是逻辑形式。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我们为自己绘制事实的图像,从而去认识外部世界,但与我们心灵世界连接的仅仅是“图像”,并非世界之中自在的事实。借助外部世界产生的逻辑图像,可以作为我们描画世界的工具。
2.2 一幅图像和它所描画的东西具有逻辑的描画形式。
2.21 一幅图像与实际或者是一致的,或者是不一致的;它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逻辑图像最初从对事实的描画中产生。当某个人描画出某件事实的图像,然后将这幅画给他人看时,可能因为时过境迁,图像所描绘的事实可能不存在了。这样图像与实际之间就存在“一致”和“不一致”两种关系。图像也就有了“正确或不正确”、“真或假”的判断。
2.22 一幅图像经由描画形式表现它所表现的东西--它是以独立于它的真或假的方式做到这点的。
2.221一副图像所表现的东西是其意义。
2.222 它之为真的或者假的,这点取决于它的意义与实际是一致还是不一致。
2.223 为了认出一副图像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必须与实际加以比较。
2.224 仅仅从一副图像本身我们无法认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
2.225 不存在先天真的图像。
图像中的描画形式的真假是独立与事实的,描画形式可以脱离事实,形成不符合事实的图像。我们从世界之中的到逻辑形式后,借助逻辑形式描述的是世界的可能性,而并非一定是事实。
图像的意义就是它所表现的东西,也就是世界中的事实。图像是真或假的判断标准是与实际是否一致,因此不能根据图像自身判断其真假。也就是说,图像所表达的是物理世界。
这样,逻辑或数学就不是图像,而是图像的形式,因此先天为真的图像不存在。逻辑和数学的“真”表达的是图像的“可能形式”,逻辑或数学的“假”表达的是图像的“不可能形式”。
通过前两张的内容,维特根斯坦明确了《逻辑哲学论》对世界的定义,说明了世界是如何展示给我们的心灵的。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踏过“图像”构建的桥梁,从事实构成的外部世界进入思想构成的心灵世界,展示事实图像如何转换为思想的。
12. (命题3~4)世界、思想和语言
从本节开始,我们把阅读《逻辑哲学论》的重点放在思维的维度上,对于其他思想只作简单的介绍。命题3~命题4,主要说明了从世界到思想再到语言的过程。
命题3 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命题4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命题4.001 命题的总和是语言
从命题3~命题4.001,维特根斯坦明确地以“思想的命题”作为中介,沟通世界的事实和语言。这里所说的语言指的仅仅是自然科学的命题,而非日常使用的语言,因为在前期维特根斯坦看来,只有科学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其他语言只能是“胡说”。
理解世界、思想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模型进行对比:世界=世界1,思想=世界2,语言=世界3。“世界1”中的事实被“世界2”思想,进而用感官可感知的形式,即语言表达出来( 命题3.1 在命题中思想以感官可以知觉的形式得到表达 )。
13. (命题5.136)世界并非必然的
命题5.1361 我们不能从当前的事情推断将来的事情 命题5.1362 意志自由在于我们现在不可能知道将来的行动。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我们才能知道将来的行动:因果性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性,正如逻辑推理的必然性一样。--知道和所知道的东西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逻辑必然的关系。
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对康德第三个二律背反的回应。康德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两个命题如下。
一、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唯一的因果性,还有一种由自由而言的因果性; 二、没有什么自由,相反,世界一切东西都是按照自然律而发生的。
世界是“必然的”还是“不必然的”,这同样是思维的一个维度。持有自然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家相信世界是必然的,黑格尔“存在即合理性,合理性即存在”的观点也支持世界的必然性。显然,《逻辑哲学论》的观点与他们相反。
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论证了自由意志的存在,认为“意志自由”是世界不必然的结果,因为人无法推断将来的事情,也就无法确定当下的思想和行为。康德则是从实践的角度悬设了意志自由,否则人就不应该为自己行为负责了。
14. (命题5.6)我和世界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通过命题5.6说明了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我和世界的关系。以下分析摘自《中西先哲的智慧》。
从物理学的角度,以相对论的公设,我们可感知的外间世界被描述为一个时间光锥。如下图,“我”处于时间光锥的顶点之上,光锥之内是可感知的过去的世界,光锥之外是不可感知的世界,或称“世界之外”,“我”之上则是未来的世界。“世界之外”与过去的世界和未来世界都没有因果联系。
一维时间二维空间光锥
“我”所感知的世界只是“自在的世界”一个子集。我们看到的太阳是8分多钟之前的太阳。我们看到牛郎星与织女星则是约17年前和25年前的样子,因此对地球人而言,牛郎和织女是否真的相会永远是个谜。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无法知道“当下的牛郎星”、或者“此刻的太阳”是什么样的。这些事件超越了我们感知能力,或者说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只有当时间流逝足够的长度,那些此刻在“世界之外”的事件才能进入我们的世界。
“二元论”者相信,“我”之外的世界是实在的,无论我是否感知到,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即使外间世界客观地存在着,对人类而言我们却只能感知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客观存在的自在世界”实际上超越了我们的经验能力,我们能认知的世界,只是我们能感知的世界。一个超越我们经验能力的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与上帝是否存在是同等的不可捉摸。因此,“客观世界存在”只是一个主观的看法。不可认识的世界,是存在着的“无”。实际上,说它“有”还是“无”都失去了意义。于是另一种观点就干脆排除了那个“世界之外”的世界,而认为世界仅仅是我们感知到的世界,也就是人类可实践的世界,这也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当把“世界仅仅是我们感知到的世界”的观点用于个体认知时,世界就成为“我”感知或想象的世界,“我”的“小宇宙”就是我对世界的全部认知,而“我”对世界的全部认知又只能存放在“我”的大脑中,因此“世界”与“我”就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物理学关于宇宙的时间光锥模型,并非在“我”之外,而在“我”之内。只是“时间光锥”的意义是个体的认知界线,而非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光锥。
为了区分包含整个世界的“我”,与位于光锥顶点上的“我”,我们把前者称为“自我”。这个包括了小宇宙的“自我”,就是“自我”的第四层次。
自我的第四层次
在“自我”的第四层次中,世界是“自我”的组成部分,而“我”退化为一个点,是“自我”观察世界的立足点,决定了“自我”观察世界的视角,同时也是思维的主体。
因而,包含在“自我”之中的世界并非“是其所是”的自在的世界,而基于“我的视角”的世界。“我的视角”不仅仅是物理视角,还带着意识的活动。康德关于“统觉的综合统一”的观点,正是为了说明感性的杂多材料,经知性概念化的过程就是“我”对感知信息的加工过程。通过信息加工过程,关于外间世界的“感性杂多”被整理,使之符合知性的范畴,从而形成“自我”关于世界的经验。 [1] 因此,“小宇宙”是经过意识加工后得到的关于外间世界的经验。
在《逻辑哲学论》这本小册子的“第5.6”节,维特根斯坦是这样描述的:
5.6 我的语言的诸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诸界限。 [2]
这是5.6节的总命题:世界只是我们思维的世界。在后续的分析中,他更加明确地表明,世界即自我。
5.63 我是我的世界。 [3] 5.64 在此人们看到,唯我论,当其被严格贯彻到底时,和纯粹的实在论叠合在一起了。唯我论的我收缩成一个没有广延的点,所存留下来的东西是那个与他配合在一起的实在。 [4]
可见,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的秉持的观点正是:自我即世界。这与维特根斯坦坚持“世界是事实的总和”是相协调的,所谓事实只能是人的经验,而经验只能属于人类个体。
理解第四层次“自我”的另一个方法是把“人”比作是一台由计算机组成的简单“机器人”。机器人的摄像头就如人的五官,硬盘就如人的记忆,CPU就是人的意识。假设有一个叫“小易”的机器人通过摄像头去观看世界,用CPU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放在硬盘之中。当我们提到机器人“小易”时,我们指的不仅他的硬件系统,也包括硬盘中存储的信息。而对机器人“小易”而言,它所理解世界只是硬盘中存储的世界。摄像头是他观察世界视角,CPU则完成对信息的整理。尽管人的意识(CPU)、记忆(硬盘)是一体的,但我们也可以说,外间世界对人类个体而言,只是大脑中存储的记忆而已。
第四层“自我”中的“我”作为视角和意识之合体位于小宇宙的中心位置。而笛卡尔“我思”之“我”,也就是作为思维主体(类似机器人的CPU)的“我”与作为视角的“我”(类似于机器人的摄像头)不是一个概念,需要将两者分开。这就涉及到“自我”的第五层次。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第5.633”小节中提到:
5.633可以在世界中的什么地方看到形而上学的主体? [5]
当“我”在世界中收缩为一个点,作为视角而存在,那么作为形而上学主体的“我”,或者说“我思”的“我”又在何处?如果没有作为视角而存在的“我”,“我”无法分辨哪些信息是关于世界的,哪些信息是关于自己的。关于世界的信息来源于外感觉,即五官感觉;关于自己的信息来源于内感觉,即痛觉、饿、渴的感觉等等。因此,作为思维主体的“我”一定不同于作为“视角”的“我”。
~~~~~~~~~~~~~~~~~~~~~~~~~~~~~~~~~~~
我把自我分为六个层次,用以说明我和世界之间的六种关系,从而构成思维花园的重要维度之一,而《逻辑哲学论》选择了第四个。
第1层次,把身体与灵魂看作一体作为自我,外间世界是除我以外的全部其他人和物;
第2层次,把身体划到外间世界,自我只剩下灵魂,外间世界是全部的物质的世界和其他灵魂;
第3层次,把灵魂分为三份(劣马、良马、驾车人),进一步分析决策机制,此时外间世界是全部的物质世界和其他灵魂;
第4层次,自我包含了全部关于世界(物质的与灵魂的)的经验,外间世界在自我之中,物质的世界只能通过感官形成经验,从而为人所知;
第5层次,自我被分为三份(作为世界边界的我、作为观察世界视角的我、作为思维主体的我)。该层次下,物质的世界同样只能通过经验为人所知,但在自我的世界中,又区分出了我(作为视角的我)和外间世界;
第6层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关于自我的经验都是不可信的,自我与世界都归于同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虚空,此即为佛教唯识宗的观点。
15. (命题6)命题的一般形式
我们先回到《逻辑哲学论》的 命题5.1 。由两个基本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与基本命题的真假之间有16种组合。
5.101一定数目的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可以按以下这种图式列出:
(WWWW)(p,q)同语反复式(如果 p那么p;并且如果q 那么 q。)
(FWWW)(p,q)以语词形式说:并非 p且q两者皆成立。
(WFWW)(p,q)以语词形式说:如果q那么 p。
(WW FW)(p,q)以语词形式说:如果 p那么 q。
(WWW F)(p,q)以语词形式说:或者p,或者q。
(FFWW)(p,q)以语词形式说:并非 q。
(FWFW)(p,q)以语词形式说:并非 p。
(FWWF)(p,q)以语词形式说:p或者 q,但非 p且 q。
(WF FW)(p,q)以语词形式说:如果p那么 q,且如果 q那么 p。
(WFWF)(p,q)以语词形式说:p 。
(WWFF)(p,q)以语词形式说:q 。
(FFFW)(p,q)以语词形式说:既非p,也非 q。
(FFWF)(p,q)以语词形式说:p且非q。
(FWFF)(p,q)以语词形式说:q且非p。
(WF F F)(p,q)以语词形式说:p且q。
(FFFF)(p,q)矛盾式(p并且~ p;并且q并且~q)。
这16种组合代表着16种逻辑运算。但是这16种逻辑运算又都可用谢费尔竖线代替。谢费尔竖线运算相当于(~p且~q),即“既非…且非…”( 命题5.51 )。维特根斯坦由此认为,逻辑运算本质上只有一种形式,扩展到多个命题的情形就是 [p,ξ ,N(ξ ) ],其中ξ代表的是一组命题,N(ξ )表达的意思是对这一组ξ命题均采用“既非…且非…”的运算得到p。通过这种唯一的推理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到全部的命题。
要运用维特根斯坦的推理,还需要了解他对p和~p的态度。
命题4.0621 但是,“p”和“~p”这两个符号说出相同的东西,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表明了:在实际中没有与“~”这个符号相对应的东西。 在一个命题中包含有否定,这点还不是它的意义的标志(~~p=p)。 尽管“p”和“~p”这两个命题具有相反的意义,但是与它们相对应的却是同一个实际。
“p”和“~p”是对同一个实际情况的两种描述方式。打个比方,假设命题p描述的是平面上的一个黑点,那么~p就是通过将整个平面除了p所指向的点之外全部描述为白色,从而显示p位置是黑色的。
这样就可以理解命题的一般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科学本质。我们以牛顿力学进行说明。
把牛顿力学系统当作一个复合命题r,则r则以全部的经典力学命题(用命题集合{p}表示)为真值主目。r就是{p}中所有命题的“既非…且非…”运算。于是,r为真的条件是{p}中的每一个命题都为假。
我们假定命题集合{p}中有一个命题:p1=“从比萨斜塔上丢下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显然如果该命题为假,那么经典力学r就为假了。我们只要用~p1代替p1(两者描述的是同一实际)放入命题的一般形式中,就会发现“既非…且非…”的推理就成立了,只有~p1为假,牛顿力学才能成立。
命题一般形式表达的也正是科学的推理思想,也包含了“证伪主义”思想:科学规律所预言的任何一个命题与实际不符合就可以证明科学规律为假,但是因为我们无法穷举无穷多的基本命题,因而永远无法证明科学规律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