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er   模型库  
会员   
 


AI 智能化软件测试方法与实践
5月23-24日 上海+在线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TensorFlow
5月22-23日 北京



图数据库与知识图谱
5月22-23日 北京
 
追随技术信仰

随时听讲座
每天看新闻
 
 
OpenCV 教程
1. OpenCV 简介
2. OpenCV 安装
3. OpenCV 安装(C++)
Python OpenCV
4. OpenCV 入门实例
5. OpenCV 基础模块
6. OpenCV 图像处理基础
7. OpenCV 图像基本操作
8. OpenCV 图像算术运算
9. OpenCV 图像阈值处理
10. OpenCV 图像平滑处理
11. OpenCV 图像形态学操作
12. OpenCV 图像边缘检测
13. OpenCV 图像轮廓检测
14. OpenCV 图像直方图
15. OpenCV 视频处理
16. OpenCV 视频目标跟踪
17. OpenCV 视频背景减除
18. OpenCV 人脸检测
19. OpenCV 物体识别
20. OpenCV 图像拼接
21. OpenCV 简单滤镜效果
C++ OpenCV
22. C++ OpenCV 基础操作
23. C++ OpenCV 图像处理
24. C++ OpenCV 基本模块介绍
25. C++ OpenCV 特征检测与描述
26. C++ OpenCV 高级图像处理
27. C++ OpenCV 视频处理
28. C++ OpenCV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29. C++ OpenCV 项目实战
30. C++ OpenCV 性能优化
 
 
目录
OpenCV 人脸检测
105 次浏览
4次  

人脸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而 OpenCV 提供了基于 Haar 特征分类器的人脸检测方法,简单易用且效果显著。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OpenCV 中的 cv2.CascadeClassifier() 进行人脸检测。

Haar 特征分类器简介

Haar 特征分类器是一种基于 Haar-like 特征的机器学习方法,由 Paul Viola 和 Michael Jones 在 2001 年提出。它通过提取图像中的 Haar-like 特征,并使用 AdaBoost 算法进行训练,最终生成一个分类器,用于检测图像中的目标(如人脸)。

Haar-like 特征是一种简单的矩形特征,通过计算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像素值差异来提取特征。例如,一个 Haar-like 特征可以是两个相邻矩形的像素值之和的差值。这些特征能够捕捉到图像中的边缘、线条等结构信息。

OpenCV 中的 Haar 特征分类器

OpenCV 提供了预训练的 Haar 特征分类器,可以直接用于人脸检测。这些分类器以 XML 文件的形式存储,包含了训练好的模型参数。

OpenCV 中的 cv2.CascadeClassifier() 类用于加载和使用这些分类器。

人脸检测的实现步骤

1.加载 Haar 特征分类器模型: 使用 cv2.CascadeClassifier() 加载预训练的人脸检测模型。

2.读取图像: 使用 cv2.imread() 读取待检测的图像。

3.转换为灰度图: 将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因为 Haar 特征分类器在灰度图上运行更快。

4.检测人脸: 使用 detectMultiScale() 方法检测图像中的人脸。

5.绘制检测结果: 在图像中绘制检测到的人脸矩形框。

6.显示结果: 显示检测结果。

加载 Haar 特征分类器

在使用 Haar 特征分类器之前,首先需要加载预训练的分类器模型。OpenCV 提供了多个预训练的分类器,如用于人脸检测的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default.xml。

实例

import cv2

# 加载 Haar 特征分类器
face_cascade = cv2.CascadeClassifier(cv2.data.haarcascades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default.xml')

读取图像

在进行人脸检测之前,需要读取待检测的图像。OpenCV 提供了 cv2.imread() 函数来读取图像。

实例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转换为灰度图像

Haar 特征分类器通常在灰度图像上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实例

# 转换为灰度图像
gray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进行人脸检测

使用 cv2.CascadeClassifier.detectMultiScale() 方法进行人脸检测。该方法返回检测到的人脸区域的矩形框(x, y, w, h),其中 (x, y) 是矩形框的左上角坐标,w 和 h 分别是矩形框的宽度和高度。

实例

# 进行人脸检测
faces = face_cascade.detectMultiScale(gray_image, scaleFactor=1.1, minNeighbors=5, minSize=(30, 30))

scaleFactor: 表示每次图像尺寸减小的比例,用于构建图像金字塔。默认值为 1.1。

minNeighbors: 表示每个候选矩形框应该保留的邻居数量。默认值为 5。

minSize: 表示检测目标的最小尺寸。默认值为 (30, 30)。

绘制检测结果

在检测到人脸后,可以使用 cv2.rectangle() 方法在图像上绘制矩形框,标记出人脸的位置。

实例

# 绘制检测结果
for (x, y, w, h) in faces:
    cv2.rectangle(image, (x, y), (x+w, y+h), (255, 0, 0), 2)

显示结果

最后,使用 cv2.imshow() 方法显示检测结果。

实例

# 显示结果
cv2.imshow('Detected Faces', image)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完整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 OpenCV 人脸检测代码示例:

实例

import cv2

# 加载 Haar 特征分类器
face_cascade = cv2.CascadeClassifier(cv2.data.haarcascades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default.xml')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 转换为灰度图像
gray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 进行人脸检测
faces = face_cascade.detectMultiScale(gray_image, scaleFactor=1.1, minNeighbors=5, minSize=(30, 30))

# 绘制检测结果
for (x, y, w, h) in faces:
    cv2.rectangle(image, (x, y), (x+w, y+h), (255, 0, 0), 2)

# 显示结果
cv2.imshow('Detected Faces', image)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105 次浏览
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