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er   Code  
会员   
 


业务架构设计
4月18-19日 在线直播



基于UML和EA进行系统分析设计
4月25-26日 北京+在线



AI 智能化软件测试方法与实践
5月23-24日 上海+在线
 
追随技术信仰

随时听讲座
每天看新闻
 
 
C++并发编程(中文版)
前言
第1章 你好,C++的并发世界!
1.1 何谓并发
1.2 为什么使用并发?
1.3 C++中的并发和多线程
1.4 开始入门
1.5 本章总结
第2章 线程管理
2.1 线程管理的基础
2.2 向线程函数传递参数
2.3 转移线程所有权
2.4 运行时决定线程数量
2.5 识别线程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线程间共享数据
3.1 共享数据带来的问题
3.2 使用互斥量保护共享数据
3.3 保护共享数据的替代设施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同步并发操作
4.1 等待一个事件或其他条件
4.2 使用期望等待一次性事件
4.3 限定等待时间
4.4 使用同步操作简化代码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C++内存模型和原子类型操作
5.1 内存模型基础
5.2 C++中的原子操作和原子类型
5.3 同步操作和强制排序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基于锁的并发数据结构设计
6.1 为并发设计的意义何在?
6.2 基于锁的并发数据结构
6.3 基于锁设计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
6.4 本章总结
第7章 无锁并发数据结构设计
7.1 定义和意义
7.2 无锁数据结构的例子
7.3 对于设计无锁数据结构的指导建议
7.4 本章总结
第8章 并发代码设计
8.1 线程间划分工作的技术
8.2 影响并发代码性能的因素
8.3 为多线程性能设计数据结构
8.4 设计并发代码的注意事项
8.5 在实践中设计并发代码
8.6 本章总结
第9章 高级线程管理
9.1 线程池
9.2 中断线程
9.3 本章总结
第10章 多线程程序的测试和调试
10.1 与并发相关的错误类型
10.2 定位并发错误的技术
10.3 本章总结
附录A C++11语言特性简明参考(部分)
A .1 右值引用
A .2 删除函数
A .3 默认函数
A .4 常量表达式函数
A .5 Lambda函数
A .6 变参模板
A .7 自动推导变量类型
A .8 线程本地变量
A .9 本章总结
附录B 并发库的简单比较
附录C 消息传递框架与完整的ATM示例
 附录D C++线程库参考
D .1 chrono头文件
D .2 <condition_variable>头文件
D .3 <atomic>头文件
D .4 future头文件
D .5 <mutex>头文件
D .6 <ratio>头文件
D .7 <thread>头文件
 

 
目录
并发库的简单比较
作者:Anthony Williams  译者:陈晓伟
111 次浏览
8次  

附录B 并发库的简单比较

虽然,C++11才开始正式支持并发,不过,高级编程语言都支持并发和多线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例如,Java在第一个发布版本中就支持多线程编程,在某些平台上也提供符合POSIX C标准的多线程接口,还有Erlang支持消息的同步传递(有点类似于MPI)。当然还有使用C++类的库,比如Boost,其将底层多线程接口进行包装,适用于任何给定的平台(不论是使用POSIX C的接口,或其他接口),其对支持的平台会提供可移植接口。

这些库或者编程语言,已经写了很多多线程应用,并且在使用这些库写多线程代码的经验,可以借鉴到C++中,本附录就对Java,POSIX C,使用Boost线程库的C++,以及C++11中的多线程工具进行简单的比较,当然也会交叉引用本书的相关章节。

 

 


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111 次浏览
8次